
《你以為的懷才不遇只是懷才不足而已》
對得起你的年紀,做你的年紀該做的事!
當初買下這本書完全是一場意外,只能誇讚這標題很成功的挑起我閱讀的慾望,因為對我來說,比起那些勵志到過於浪漫的雞湯書籍,我更喜歡帶有一點批判、厭世態度的血實派,光是看標題,我也大致做好「翻看書就準備被臭罵到狗血淋頭」的準備,同時能得到有建設性的回饋,不過,我沒有想到翻開書後,我看到的是一位站在30初歲位置的人,氣勢高昂地指著20初歲年輕人的腦袋,劈頭告訴你什麼是對的、該用什麼態度面對你的人生、工作,只「因為他是過來人」!
書中滿是三十歲的人,在回顧自己二十幾歲時的人生階段,滿滿的悔恨和體悟,彷彿直接預告了你在三十歲之前會經歷什麼,會發生什麼,面對這些人生的轉折,請各位不要再用那麼不懂事的態度面對,但是二十幾歲不就應該是勇於做夢、闖蕩、犯錯的階段嗎?何必讓一本書來告訴你該怎怎麼反應才恰當呢?更何況每個人生長背景的不同、經歷不同、時代背景也不同,又怎能斷定書中說的人生大道理就一定正確呢?那只不過都是作者個人的人生體悟,不一定適用於任何人,那是多麼主觀又不實際的存在。
延伸閱讀 ‣ 《天地一沙鷗 》閱讀心得分享|不用去追求和別人一樣,也不需要害怕和別人不一樣
你以為自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其實是可以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。
當然書中仍有讓我十分認同的觀點和想法,讀到這句關於自由的描述,突然腦子清醒了過來,原本阻塞在心臟的血液,突然能順暢地繼續流動,成天想追求「自由」的我,總以為自由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,卻總說不出自己想要做什麼事,原來我只是不想做現在必須做的事情,而真正的自由就該是如此,當你有能力、有本錢可以不做不想做的事情,那就真的自由了。
你的夢想是找到一份能「把興趣當職業」的工作嗎?
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,我們時常嚷嚷著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要找到能把興趣當成職業的工作,但是,當興趣轉變為職業後,就必須具備社會屬性,必須成為一個商品,你能享受它帶給你的樂趣,同樣,你也得承受它之後帶給你的心靈折磨,你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說:「不!這不是我想要的,我要照我的方式去做!」
就好比說部落客這個職業,即便我現在只是兼職,還是能強烈的感受到,當興趣商品化之後,所伴隨著內心的掙扎與矛盾,當興趣變成職業後勢必要在廠商要求和自我堅持之間做出妥協、你需要用績效來衡量你的興趣、你需要討好廠商、你不能辜負讀者,種種的難度都在一點一滴的消磨掉你對興趣的熱情。
興趣和職業的分別,就像戀愛和婚姻一樣,你是否能在美好消退後,仍然日復一日地甘之如飴?如果你能坦然接受激情終將退去,那就勇敢的選擇。
一個人可能會因為挫折一夜之間長大,但很少是因為一本書!
也不是說這本書毫無閱讀價值,我想我真的失望的是,我沒有從書中得到任何的回饋和養分,心靈沒有因此獲得滿足,是輸入了那麼多的文字到腦袋裡,卻不構成任何意義的空虛感,也許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期望太高,犀利的筆觸是讓我開啟這本書的鑰匙,卻也是殺死這本書的刀子,過於主觀且嚴厲的用字遣詞,試圖想透過這樣的文字罵醒讀者,盼望讀者能一夜間轉變為成熟的大人,看似一本寫給還在摸索人生的年輕人的書,但真的能體會並認同書中內容的人,大概是和作者擁有相同經歷背景的人吧!
道理是從經歷和挫折中吸取的教訓!
我想,人生就是要透過各種嘗試、經歷過各種波折,才能真正有所體悟,那是沒有辦法從書本上學會、沒有辦法從父母口中學習到的,人人都能說得一口大道理,但真正能體會其中又有幾個?除非自身經歷過。就好比說,學生時期會為了買喜歡的東西所以把飯錢都省下來,直到餓到胃出問題,喜歡的東西不能吃,想吃的東西也吃不下,這時候才知道,原來「能吃便是福」是這麼一回事,而其實父母每天都提醒我們記得吃飯,只是我們從來沒有往心裡放。
以上,是這次《你以為的懷才不遇只是懷才不足而已》的心得分享,僅僅是個人的讀後心得,有興趣的讀者還是可以買來看看,我們下次書中再見!
Read More…
–
如果妳/你喜歡我的文章,或是有任何問題想問我,歡迎追蹤我的 IG/FB,可以立即獲得新文章通知喔 ❤️
–
>> Statement <<
▸▸▸ 文章內容純屬個人實質體驗後的心得感想,並無任何販賣或廣告意圖
▸▸▸ 圖文擁有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載或截取,若有須要使用文章內容,請事先告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