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重點|《邏輯思考的本質》不是沒創意靈感,是缺乏邏輯思考的能力!

圖片來源|博客來

《邏輯思考的本質》

▪︎ 作者: 津田久資

▪︎ 類型:職場工作、思考邏輯

▪︎ 出版日期:2020/07/24

▪︎ 適合:所有人

▪︎ 閱讀前導&心得

科技不該是「取代思考」,應該是「幫助思考」的工具。

科技的進步,為我們創造了一個資訊大爆發的時代,手機一打開,網路一連上,任何想知道的資訊都能馬上取得,甚至還會主動推播你感興趣的內容,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資訊流入,都讓人們過度依賴網路帶來的便利性。的確我們受惠於此,但於此同時我們失去的是什麼?正是我們用腦「獨立思考的能力」,我們太習慣有問題就馬上在網路上獲得解答,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,是拿起手機上網查,為我們省去獨自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,找到資訊後,也跳過了思考判斷的步驟,一概照單全收,看似一機在手就能掌握所有智慧,事實上,我們只不過淪為資訊的奴隸。

你是無腦「跟風」,還是試圖「逆風」?

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,就像是一具機器人,依據程式指令行動,不會質疑或思考指令的正確性,最終是等著被操控的命運,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只要成功在網路上操作出一波話題性、順利引導風向,眾人自然開始跟風,形成一股熱潮,難怪出現XX之亂的頻率越來越高,衛生紙之亂、499之亂、最新的防疫保單500元之亂,其中有多少人會花費力氣逆風去研究呢?

閱讀重點|《邏輯思考的本質》不是沒創意靈感,是缺乏邏輯思考的能力!

「學習」是學別人想出來的解答,「思考」是自己想出一套辦法。

還記得小時候,奶奶常對我們說:「細漢甭讀冊,大漢撿吳賽」(撿牛屎的台語),傳統的觀念中會把努力讀書和未來有好工作畫上等號,也許在那個年代,確實這樣運作,只要學習能力強,讀書讀得好,自然能比別人優秀。但在資訊唾手可得的現在,學習變得容易,只要花點時間人人都能上網學習,資訊的便利性已經削弱了學習的競爭優勢,唯獨自己的思考方式、融會貫通的能力,才是別人學不來也偷不走的!

閱讀重點|《邏輯思考的本質》不是沒創意靈感,是缺乏邏輯思考的能力!

思考容易產生的錯誤

1. 無法跳脫框架,侷限思想空間

作者曾經看過一個電視節目,節目上在介紹「廣受大眾歡迎的麵包排行」,第3名是紅豆麵包,第2名是菠蘿麵包,那第一名呢?給你5秒鐘的時間思考看看,會是奶油麵包?果醬麵包?還是咖哩麵包?你現在心裡應該有浮現幾個可能答案,公布答案!!!就是「吐司」。

當我們在思考的時候,習慣預設思考的框架和立場,而且整個過程的發生,連自己都沒意識到!一旦設定了框架,再怎麼想破頭也註定會忽略框架外的選項,可又偏偏框架外的世界才是最具潛力和價值,是會讓人慌然大悟地說出:「對欸,我怎麼沒有想到!」的那些點子,或是有些人會開始放馬後砲:「這個我當初也有想到」,光是想到還不夠,要能將想法具象化的表達出來、並加以實現,那才是真正有價值。

會發生這種「對欸,我怎麼沒有想到!」的遺憾,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想法不夠有創意、或是不夠聰明,要是能習慣邏輯思考的方式,便能以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,

閱讀重點|《邏輯思考的本質》不是沒創意靈感,是缺乏邏輯思考的能力!

2. 任由思想隨意奔放,毫無頭緒胡思亂想

雖然不想承認,我常常都是處在一個「我覺得我在思考」的狀態,腦子開始跳出了一些想法,思緒跟著其中的選項繼續發展下去,劇情開始超展開,回過神來卻沒有一個具體的思考結果,而且往往都偏離最初的核心;又或是,有時候心有餘力而不足,根本不知道該從何想起,沒靈感的當下就像在浩瀚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,既無助又無力!而邏輯思考正式化解以上兩種錯誤思考模式的解藥,讓我們能更有「效率」地且更「全面」地進行思考!

 

閱讀重點|《邏輯思考的本質》不是沒創意靈感,是缺乏邏輯思考的能力!

如何進行正確的邏輯思考

1.準備一張紙和一支筆

別對自己的腦袋太有信心!只有天才能在腦中完成思考且不會遺漏任何可能,身為一般人的我們要想進行有效邏輯思考,就乖乖的把腦中的想法寫下來吧!

2.釐清正在思考的範圍和核心

第一步就是先釐清正在思考的目標、核心問題,先把要探討的核心問題寫下來,釐清自己「現在在思考什麼」,確定自己清楚知道接下來的思考方向,必須緊扣眼前的核心問題。

*舉例:討論「公園裡鴿子減少的原因」

3.將想到的點子都先列出來,若能直接想到大範圍分類也可以,想不到就可以從列出的點子進行分類

思緒敏銳的人,也許可以在一開始就建立出明確問題的分類,若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就想到也沒有關係,可以先將腦子裡的想法列出來,可能導致鴿子減少的原因有哪些?先將想法列出來之後,再把這些想法進行準確的分類,所謂準確的分類,是盡量避免一個項目同時符合兩種分類,大致分類後開始往想法的更上游發想,以擴大思考的範圍。

*舉例:「公園裡鴿子減少的原因」- 有傳染病導致鴿子死亡、公園裡有人在捕捉鴿子、公園出現鴿子的天敵導致鴿子不再飛過來…。

4.利用樹狀圖來建立範圍架構:利用明確的詞語來畫出清楚的界線

將點子進行初步的分類後,開始往上及往下延伸思考,將完整的樹狀圖建構出來!

建構樹狀圖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擴大思路的範圍,把樹狀圖想成一張核對清單,清單上記錄了所有思考的流程和結果,所以不需要執著在建立出一張完美無瑕的樹狀圖,樹狀圖只是幫助思考的工具,最終的目的是確保思考範圍盡可能完整、沒有遺漏!

 NOTE  部分文章內容擷取自《邏輯思考的本質》一書,對本書有興趣的朋友,建議可以自己實際閱讀一遍,整理出屬於你自己的重點,有不同觀點也歡迎留言和我分享、交流喔!

買來讀 

 

   Read More Books..   

【書評】張愛玲《第一爐香》我愛你,關你什麼事?婚姻僅是各取所需的一場交易!

讀後心得|《小王子》一本可以從小讀到大的書,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?

閱讀心得分享|《與自己和好如初》請好好面對並擁抱的你悲傷吧!

 

主編 Sandy
主編 Sandy

生活美學|3C家電|旅遊美食|美妝保養 | 從文字中找回內心的平靜。 合作請洽:sandy@smilesandy.com。